首页 > 货币动态

IPO融资额同比增近七倍 外资涌入港股基石投资

货币动态 2025-07-18 06:53:00
2025年全球受监管的正规外汇交易商

XM平台 Exness平台 TMGM平台 德璞资本 ICMarkets FXTM富拓

查看全部

港股市场IPO浪潮涌动。7月16日,奥克斯电气有限公司向港交所递交更新后的H股发行上市申请。招股书显示,该公司是全球前五大空调提供商之一,集家用和中央空调设计、研发、生产、销售及服务于一体。7月9日,港交所甚至出现了一日之内5家上市公司排队敲钟,总融资额超百亿港元的景象。业内人士认为,港股IPO市场热潮是政策、市场、企业供应等因素多轮驱动的结果,也反映全球资本对中国产业升级与消费潜力的长期信心。

Wind数据统计显示,2025年上半年,港股一级市场股权融资(包含IPO与再融资)金额为2504亿港元,较去年同期融资金额大幅上升318%。在IPO市场,2025年上半年共有43家企业在港交所主板成功上市,较去年同期的30家上升43%;IPO募集金额为1067亿港元,较去年同期大幅上升688%,其中最大IPO项目为宁德时代H股,上市募资金额为410亿港元。在再融资市场,募集金额合计1437亿港元,较去年同期大幅上升210%,最大两个再融资项目分别为比亚迪股份(435亿港元)和小米集团(426亿港元)。

数据还显示,目前已经递交申请在香港上市的企业超过200家,涵盖的企业来自不同行业,包括制造业、零售、消费品及服务等传统行业,也有来自生物科技、医疗和医药、人工智能、信息科技及电信服务等新经济行业。普华永道则预计,2025年下半年港股IPO市场有望继续保持升势,全年将有90至100家企业于香港上市,筹资金额可望超过2000亿港元。信息科技及电信服务、医疗和医药、以及零售、消费品及服务相关的行业板块将会是市场焦点。

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对记者表示,港股IPO市场活跃,核心在于政策红利释放、市场机制优化与全球资本回流三重驱动。2025年上半年港股募资额全球登顶,背后是内地龙头企业“A+H”二次上市的规模化推进,叠加港交所“闪电配售”机制、特专科技企业上市门槛下调等改革,为优质资产提供高效融资通道。国际长线资金加速入场,单个IPO平均吸引30家机构投资者,中东、北欧主权基金占比显著提升,反映全球资本对中国产业升级与消费潜力的长期信心。

安永则指出,中国内地和香港地区IPO活动在全球中占比上升。其中,香港IPO活动表现抢眼,筹资额占全球总筹资额的24%,与A股合计占比33%。安永大中华区上市服务主管合伙人何兆烽表示,2025年港股IPO市场热潮是政策、市场、企业供应等因素多轮驱动的结果。中国企业正通过“A+H”双平台强化国际化布局,开辟新增长曲线。

2025年5月,港交所推出“科企专线”,为特专科技和生物科技公司提供上市前指引,有效协助企业筹备上市。这项创新举措有助强化香港资本市场的创新企业生态,并提升其作为创新企业上市首选地的吸引力。安永大中华区TMT行业联席主管合伙人李康表示,“科企专线”进一步便利特专科技公司及生物科技公司申请上市,特别是聚焦于技术密集、研发周期长且对信息披露敏感的高潜力科技公司,有利于缩短筹备时间,减少合规成本,提升融资效率。

本轮港股IPO浪潮中,大量外资机构成为了基石投资者,显示出全球资本对于中国资产的青睐。申万宏源的研究显示,外资正在从港股IPO的基石投资者途径大量流入中国资产,外资基石投资者的投资金额和投资占比大幅上升。截至2025年6月30日,2025年在中国香港市场IPO上市的公司中,基石投资者占45.2%,2023、2024年该数字分别为33.2%和31.0%。其中,2023年、2024年、2025年上半年,外资基石投资者占全部基石投资者占比分别约为41.6%、40.4%、59.3%,合计投资金额分别约为64亿港元、110亿港元、286亿港元,呈现出大幅上升态势。从资金来源结构来看,当前港股基石投资者中的外资主要来自英国、美国和新加坡的国际资产管理机构,也包括中东主权基金和东南亚家族办公室等。

田利辉指出,对中国资产重估而言,过去中国资产长期处于“折价套利”状态,如今国际资本通过港股参与中国核心资产定价,推动A-H溢价指数回落,科技、消费等领域龙头估值中枢上移。这一过程不仅重塑了中国资产的全球话语权,更通过“风险偏好提升—估值修复—资本回流”的正循环,加速中国经济从“规模扩张”向“质量引领”的转型。未来,港股作为中国与全球资本连接的枢纽,将持续成为中国经济新质生产力的“定价器”与“放大器”。

免责声明

特别提示:根据《关于严厉查处非法外汇期货和外汇按金交易活动的通知》(证监发字[1994]165号)规定凡未经批准的机构在大陆境内擅自开展外汇期货交易均属非法,提高意识,谨防损失!本网站内容仅限于海外华人参考,不作任何投资建议! 目前澳大利亚、日本、欧洲、美国都仅允许本国监管券商才能在投资者所在国展开运营。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等国没有强制要求。希望华人分清楚本国监管范围和交易高风险。

本网站所有刊登内容,以及所提供的信息资料,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服务我们的访问者,本网站不保证所有信息、文本、图形、链接及其它项目的绝对准确性和完整性,网站没有任何盈利目的,故仅供访问者参照使用。本网站已尽力确保所有资料是准确、完整及最新的。就该资料的针对性、精确性以及特定用途的适合性而言,本网站不能作出最对应的方案。所以因依赖该资料所致的任何损失,本网均不负责。 除特别注明之服务条款外,其他一切因使用本站而引致的任何意外、疏忽、合约毁坏、隐秘汇漏、诽谤、版权或知识产权侵犯及其所造成的损失,本站概不负责,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。如您(单位或个人)认为本网站某部分内容有侵权嫌疑,敬请立即通知我们,我们将在第一时间予以更改或删除。以上声明之解释权归蓝鸭财经网站所有。法律上有相关解释的,以中国法律之解释为基准。如有争议限在我方所在地司法部门解决。